买电竞比赛输赢的app
联系我们

军人健康丨读懂心脏的“健康密码”

发表时间: 2024-05-26 来源:买电竞比赛输赢的app

  【专家档案】石亚君,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主任技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擅长心脏负荷试验评估和心律失常分析等,从事心电学技术理论与临床转化研究工作37年。曾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。

  心电图检查,是一种迅速、简便、安全、有效的检查心脏健康的方法。定时进行心电图检查,能尽早发现心肌缺血、心脏传导异常等心血管疾病。

  除健康体检外,当出现胸闷,心悸、心慌、头昏、眼花、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时,应遵医嘱进行心电图检查,以帮助判断是不是真的存在冠心病、心律失常等情况。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,可导致心肌缺血、缺氧或坏死,从而出现胸痛、胸闷等不适症状。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,能轻松实现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治。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,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和肥胖等,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。肥胖、血压长期较高以及血脂增高的人群,即使无任何症状,也有必要进行心电图检查。心律失常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引起的心跳不规则、过快或过慢等症状的总称,主要症状表现为心悸、心慌、自觉心脏有停搏感、黑矇及头晕,严重时还可导致晕厥、心力衰竭等并发症。此外,如近期内患过严重感冒,同时出现心前区不适、乏力等症状,也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,以排除急性心肌炎。

  心电图检查通常要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。做心电图检查前,尽量身着上下分身的宽松衣物,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,以免引起心跳过速。如患有慢性疾病,要告诉医生自己近期服用的药物,如洋地黄类、钾盐、钙拮抗剂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等。检查时平卧于检查床,暴露胸部、双手腕及双脚踝,放松全身肌肉,保持平稳呼吸,避免说话或移动身体,以防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。

  窦性心律。心脏右心房上有一个重要的“司令部”——窦房结。它可以自动地、有节律地产生电激动,然后向整个心脏传导,刺激心脏,完成心脏搏动。当心电活动处于稳定状态时,心脏会保持整齐的节律,也就是窦性心律。如果心电活动处于不稳定状态,就会产生心脏电紊乱。因此,窦性心律是心脏的正常节律。当看到窦性心律的检查结果时,说明心脏节律正常,不用担心。

  窦性心律不齐。有的人认为,窦性心律不齐说明心脏电紊乱了。其实,绝大多数窦性心律不齐由呼吸引起,随呼吸变化出现心跳次数的改变,吸气时心率加快,呼气时心率减慢,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,多见于男性青少年和儿童。

  窦性心动过缓。窦性心动过缓是窦房结激动的频率降低所致,频率通常低于60次/分,一般发生在安静或睡眠时。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经常高强度锻炼的人群和强体力劳动者。在临床中,有的战友心率低于50次/分,但心脏电生理检查(发现、鉴别心律失常的方式)没有异常。这主要是长时间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及夜间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强所致,不有必要进行特殊处理。窦性心动过缓多提示身体健康或体力好,心脏储备功能好。当然,也有极少数情况为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,应由医生结合临床情况做判断。

  左心室高电压。左心室高电压一般见于瘦长、胸壁薄弱的正常年轻人,也可见于能够引起左心室肥厚或扩张的疾病。运动员或经常训练的人群,大多会因心肌代偿性肥厚,出现左心室高电压的情况,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,不需要治疗。如果长期血压高未控制,引起心肌病理性肥厚,心电图也会表现为左心室高电压。随着疾病进展,可出现头晕、头痛、活动耐力下降、容易疲劳等症状。

  早期复极。早期复极是生理性心电图变异(生理性心电图变异是心脏生理和电活动的自然现象),多见于健康的青壮年运动员和长期训练的人群。多数情况下,早期复极为良性心电图变化,并非器质性心脏病的征兆,大多无任何症状。部分患者有极大几率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,如头晕、心悸、易疲劳等。

  一度房室阻滞。一度房室阻滞是一种心脏传导异常,指心房电激动传导至心室出现延迟,多由迷走神经兴奋引起,对身体影响较为轻微,常见于部分健康成年人或运动员,通常无临床症状,也不用进行医疗干预。假如慢慢的出现易疲劳、头晕等明显症状,或合并有心脏病史,应及时就医。

  二度I型房室阻滞。二度I型房室阻滞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脏传导异常,可由生理性因素(如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强)引起,也可由心肌缺血、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及某些药物引起。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二度I型房室阻滞,且无明显症状,一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。如果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二度I型房室阻滞,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。

  长期高强度、规律性训练会让人的心脏产生良性生理性适应,在心电图检查中有极大几率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、窦性心律不齐、左心室高电压、早期复极、一度房室阻滞及二度I型房室阻滞等结果,或心电图的其他异常改变。这些良性改变大多不需要太过关注和治疗,个别情况需要随访。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,这些良性改变易与病理改变相混淆。因此,心电图检查结果需要医生结合临床情况,进行个体化解读。

  心脏一旦发病,有几率会使全身受累。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,可以大大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,建议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。

  均衡饮食。日常饮食以豆类、谷物、水果和蔬菜为主,多吃优质蛋白质,减少甜食的摄入。同时,控制盐的摄入量。建议普通人群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。

  定期锻炼。减少久坐时间,保持规律的锻炼,能加强血液循环,改善心肺功能。建议我们大家适度运动,可依据自己情况选择正真适合的运动方式。

  控制体重。超重或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。体重指数(BMI)=体重(千克)/身高(米)²。BMI在18.5~24为理想体形,24~28为超重,大于28为肥胖。建议体重指数较高的人群,通过合理饮食和锻炼,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。

  戒烟限酒。戒烟限酒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重要措施。戒烟指停止吸烟和避免吸入二手烟、三手烟。过量饮酒也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。建议我们大家尽量少饮酒。

  管理压力。长期压力过大,可能会引发心脏病。建议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压力管理,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,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疲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