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竞比赛竞猜平台
联系我们

网友称接种新冠疫苗后全身「小红包」:怎样算不良反应?责任风险谁担?

发表时间: 2024-01-11 来源:电竞比赛竞猜平台

  原标题:网友称接种新冠疫苗后全身「小红包」:怎样算不良反应?责任风险谁担?

  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的进一步推广,人们对疫苗的关注开始聚焦到更实际和具体的问题上。最近,就有网友在微博分享了自己和家人的接种经历。

  在这名网友的记录中,她和丈夫在 2 月 17 日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,留观半小时后,没发生任何不适症状。但从 2 月 23 日起,她的丈夫身上慢慢的出现「小红包」,高烧 38.5 度以上,「又疼又痒,无法入睡」。

  在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后,情况才有所好转。「很难说这是不是疫苗的反应,但是我们全家现在都觉得是疫苗的问题。」

  事实上,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各种情况,不一定都由于疫苗接种引起,要进一步鉴别诊断。

 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(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,AEFI)是我国一般会用的一个概念,囊括了所有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、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。

  按照发生原因的不同,AFEI 常被分为 5 类:不良反应(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)、疫苗质量事故、预防接种事故、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。

  如果疫苗质量合格,接种流程和接种机构也规范安全(也就是排除了疫苗质量事故和预防接种事故),但接种者还是出现了与接种目的(预防疾病)无关的情况,这就是不良反应。

  一般反应通常是指发热、局部红肿、疼痛、乏力、食欲不振等很常见的症状,程度较轻微。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有关数据,一般反应往往占所有 AEFI 的 90% 以上。

  而异常反应通常指的是非常严重的组织器官、功能损害,如过敏性休克等,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。异常反应的发生概率一般在几十至几百万分之一。

  「我们在中国疫苗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,跟国外的还不完全一样。」国家卫健委监察专员焦雅辉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曾表示,目前国产新冠疫苗没有监测到非常严重的异常反应。

  「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接种疫苗的时候,恰巧处于其他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前期,在接种的时候,很巧合的,这个疾病也同时发病了。」焦雅辉说,偶合反应和疫苗接种过程没关系,跟疫苗质量也没关系,因此不属于不良反应,仅仅是一种「巧合」。

  而心因性反应则是指因为接种者的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反应。不只是疫苗接种,任何注射行为甚至治疗行为都可能会产生心因性反应。它常发生于学校、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场所,以头痛、头晕、乏力、恶心等症状常见,但临床检查通常无阳性体征和器质性病变。心因性反应也不属于疫苗不良反应。

  其次,各地二级以上医院派出有经验的急诊急救人员,在接种点提供驻点保障。假如慢慢的出现了严重异常反应,医院也开设了绿色通道。

  「据以往的经验来看,不良反应往往都会在接种后 30 分钟内出现。」焦雅辉介绍,目前接种者都要在接种点留观 30 分钟,没问题才可以回家。

  医院、接种点、疾控机构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、疫苗制造商等,都属于责任报告单位,而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,也都属于责任报告人。接种者报告了自己的接种时间、症状等信息后,就会启动相关的监测和调查程序。

  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,自 2005 年后,中国疾控中心已经建立了疫苗异常反应的监测系统,这些监测系统会及时跟进上报时间、数据、调查和诊断情况。「假如慢慢的出现一些重要事件的时候,我们会进行及时分析,来评估疫苗接种过程中也许会出现的一些风险。」

  根据卫生部颁布的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》,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,除了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做出详细的调查诊断以外,还会启动市级或省级专家组的调查程序:

  由临床、流行病、医学检验、药学、法医等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将对接种、诊治经过进行详细调查,最终判断是否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,并对损害程度参照卫生部 2002 年颁布的《医疗事故分级标准(试行)》进行分级。

  如果疫苗本身质量有问题,或接种机构的操作有问题,那么,责任方显然在制造商和接种机构,接种者可以诉诸法律维护自身权益。

  如果疫苗质量没问题,接种流程正规,那么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》的规定,需要由疾控中心召集 AEFI 诊断组专家进行集体诊断,判断该异常反应是否和此次接种疫苗有关。如果确实是因为此次接种疫苗导致的异常反应,则应当予以一次性补偿。

  其次,我们要区接种的是免疫规划疫苗(免费疫苗)还是非免疫规划疫苗(自费疫苗),这决定了补偿款由谁来出。

  免疫规划疫苗是由国家免费提供、公民有义务接种的疫苗,比如卡介苗、脊髓灰质炎疫苗、乙肝疫苗等等。而非免疫规划疫苗则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,如狂犬病疫苗、EV71 手足口病、HPV 疫苗等。

  如果接种免费疫苗后出现了异常反应,补偿费将来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预防接种工作经费;如果接种自费疫苗引发异常反应,补偿费将由疫苗生产企业承担。

  一般情况下,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金额包含「医疗费」「误工费」「护理费」等基本费用。广东省在此基础上增加了「伤残鉴定费」「交通费」,河南省把「伙食、住宿补助费」也纳入其中,但河北、浙江、四川、黑龙江等地则明确说,只会支付基本费用。

  此外,各省份地区的补偿金额也和当地经济情况有关。大多地区将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基数,制定相应的补偿系数进行金额计算,因此,即使面对同样或类似的情况,各地的实际补偿金额也有几率存在一定差别。(监制:gyouza)